第117章 诗会三(2 / 2)
杨文岳因为个子矮,所以刚才便趴到了吴国祯的背上去看,此时听见吴胖子的遗憾,便跟着解释。
“哦,原来如此,不过这首《念奴娇》也不错,就是不知道是谁写的,能让玄姑娘演唱,还真是不枉此生啊。”
吴国祯正在感慨,却见前排就坐的一个男子起身,对着众人一阵抱拳:“不才之作,承让,承认。”
卢飏抬眼望去,却见一个男子正满脸得意之色。
“此人是谁?”
卢飏自来到京师便一直在国子监读书,没有参加过京师才子的文会之类,所以对于京师的才子圈并不了解。
“他,你都不认识啊,大名鼎鼎的藩王进士朱美臣,进士及第,屈尊榜眼,这京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吴国祯常在京师的勾栏瓦舍中厮混,自然对这位大名鼎鼎的王爷进士略有耳闻。
大明自太祖朱元璋起,对朱姓王爷一直实行圈养政策,只许吃喝玩乐,不许读书营生,但到了明中期以后,因为这些朱姓王爷太能生,很快变成了朝廷的巨大负担。
于是便有人提议五代削藩之类的,但因为成祖靖难之役的危害实在太大,朝堂上争论良久,终也不了了之。
不过到了万历这朝,因为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财政非常之困难,于是万历便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那就是允许奉国将军以下的宗室可以参加科举或者自谋营生。
不过因为明朝的宗室政策实在太好,政策施行三十年来,也就朱美臣一个中了进士,其他零星的还有几个举人,为这事,万历皇帝没少被那些文臣们在背后笑话。
不过,这也不怨那些朱姓宗室,怪就怪那些明朝的宗室政策太好,一生下来便有吃有喝,成年后还有官做,有爵位领,谁人还想参加这万里挑一的独木桥争夺赛。
况且,与那些世家的文人不同,这些朱姓宗室即使中了进士前途也是堪忧,毕竟皇帝不会喜欢一个朱姓藩王家的士子整日站在朝堂上跟自己争论国家政策。
甚至即使不入朝堂不入内阁,外放一个知县、知府,皇帝也是不许的,万一要是领着治下臣民造反,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惹天下人耻笑了。
里外不讨好,所以,政策施行三十年来,朱姓宗室们对于参加科举没什么兴趣,只有个别不想混吃等死的宗室子弟,才来试上一试。
于是便有了朱美臣这号人,此人是第一代益王朱祐槟的子嗣,朱祐槟是成化皇帝朱见深的第六个儿子,成年后被封在江西建昌府。
在明代,江西可是文风鼎盛之地,一点不亚于江南,所谓“进士多吉水”,吉水便是江西的。
而朱美臣的老爹便是朱祐槟的第三个儿子,后来不断分封,到了朱美臣这里,只捞到一个奉国中尉。
奉国中尉是宗室里最低的爵位,不过明朝宗室有个优点,便是到奉国中尉便不再分封,也就是说无论朱美臣生几个儿女,大家都是奉国中尉。
明初,奉国中尉每年的俸禄是二百石,其中一半本色(实打实的的米粮),一半折色(明朝宝钞)。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