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再起时(1 / 2)

加入书签

燥热的午后,宝云道两旁的高大树木遮挡住不少阳光,天空盘旋着一只麻鹰,这里没有任何巴士行走,是属于豪宅区的宁静。

雷耀扬靠在车尾处吞云吐雾,已经等得不耐烦。

黑色平治内坐着洪兴社北角区揸Fit人——肥佬黎。机缘巧合下,他凭借全香港最畅销的三级杂志《青蕉周刊》赚得盆满钵满,更与《龙虎豹》、《火麒麟》、《藏春阁》并称为港岛四大咸书。

肥佬黎为人粗犷豪迈,在洪兴社资历老辈分高,因为从前和同社团的大佬B有过节,陈浩南曾奉命烧毁他几百万新书,所以他向来最看不惯他们这一波新提拔起来的堂主。

若是韩宾、十三妹、太子与陈浩南连成一线让大天二成功当选的话,那他肥佬黎在社团内的地位会极受影响,而这点,也正中雷耀扬下怀,故而将他拉拢。

“喂,肥佬黎,你有没有约错时间?”

雷耀扬走至车门前,斜睨着车内正咬着青色苹果的男人。

“这里是宝云道,生番那个王八蛋又是个大老粗,我不敢约他去五星级酒店或者咖啡厅见面嘛。”

“呵,这么胆小?以后怎么做屯门话事人?我看你们洪兴真是没人才了。”

虽然是合作关系,但肥佬黎听这话心下有些不爽,又啃着苹果从车上走下来辩驳。

“欸,我们洪兴人才辈出,不过拿下屯门那种地方,就要靠生番这种地头蛇。”

“肥佬黎,你也知道我最恨没脑子的人,我找你也是因为你是出版界老细有文化。现在恐龙死了,生番虽说是他头马,但大天二想要扎职屯门,陈浩南那帮人出面拉票,照目前看来他们的胜算也不是没有。”

“叼,凭大天二那种仆街也想要扎职?扎他老豆的输精管还差不多!”

两人正说着,就看到一个寸头中间染了一道金毛的彪形大汉带着三个细佬从道路另一头走来,他一张嘴就带着亲属称谓与二人问候。

“黎伯!耀扬哥!我操这里还真他妈的难找啊!我还以为是香港公园!”

来人正是生番,师承恐龙,拜门十年,但对于雷耀扬来说,是个极好摆布的傀儡人选。

雷耀扬呼出一口烟雾,雪茄香味弥漫开来,他转身带着一群人走下路边阶梯,来到一个宽阔的观景平台前。

“从屯门过来迷路并不稀奇,不过在人生事业上,千万不要迷失方向。”

“哇,耀扬哥说话…真是好有学问。”

生番极尽恭维,乖巧的跟在雷耀扬身后拍着马屁,脸上露出憨态可掬的笑容。

“生番,过几日你们洪兴屯门揸Fit人候选,大天二虽然有陈浩南他们保荐,但我和肥佬黎会在背后全力支持你,凭我们两个的财力加上脑力,一定能让你坐上屯门话事人位置。”

“认真点学啊生番,雷生可是江湖活字典,有他指点你,包你万事大吉啦!”

奔雷虎耀扬博学多才,在整个道上人尽皆知,肥佬黎笑着走过来揽住生番肩头,叮嘱得语重心长。

“你既然搭上我们的船,有权利也要尽义务,懂了吗?”

雷耀扬转身看向生番,脸上的笑容亦是一如往常的自信模样。

“懂了耀扬哥!多谢你!多谢黎伯!”

生番点头哈腰陪着笑脸连连称谢,雷耀扬满意的勾了勾嘴角。

如果生番能够按照计划成功上位坐镇屯门,那洪兴至少大半地盘都会受他掌控,离剿灭洪兴社的目标就更进一步。

不远处的中银大厦高耸入云冲破城市天际线,玻璃折射出耀目光芒,和汇丰银行明火执仗的风水大战已经过去三年,而这座岛上如蝼蚁般的稠密人群,九七回归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此刻仿佛弦乐旋律在耳边飘荡,或许是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三章》,抑或是莫扎特《安魂曲K.262》,雷耀扬双眼微闭轻晃着脑袋,思维跳跃向未来。

柴湾嘉业街十八号,明报工业中心A座十五楼是另一番忙碌景象。

这层楼内的每个人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有条不紊的处理着自己手中的工作,电话铃声、人声、键盘声交织,时不时有跑新闻回来的同事,一张口就是抱怨外面天气如何炎热难捱,幸好报社冷气够足。

最近由「壹传媒」旗下新成立的《苹果日报》占尽风头,几乎将旧有的传媒生态彻底改变,因为其版面设计新颖,图片和标题夺人眼球,内容角度也是极为罕见的独特。

这股势头令香港报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报小报化」现象,而在《苹果日报》的带动下,颇多大众化报纸都采用「大小通吃」的方针,一方面刊登道貌岸然的政经评论及知名作家的专栏,另一方面不惜刊登血腥暴力内容,甚至用召妓的资讯充塞版面。

这期间,不少老化报纸被逐渐淘汰,让本就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空间近一步萎缩,导致整个报业压力都很大,即便是老字号的《明报》也不例外。

但就算是外界冲击太大,报纸内容也并没有随波逐流,依旧坚持着正确的价值导向。

《明报》由查良镛成立于五十年代末,主要以港岛本地新闻为主,两岸和国际新闻为辅,提倡新闻自由,但内容相对保守,一直在传媒界及民众中拥有良好的公信力。

港岛言论自由度极高,报业都以私营为主,媒体的观点不需要依从官方,且拥有采访、编写及散布消息的新闻资讯自由。

传媒作为社会的第四权,他们有监察公权力的天职,揭发任何舞弊、贪污、遭人刻意掩饰的事情,需要确保社会的资讯流通及透明度,保障市民的知情权。

齐诗允今天难得没有到处跑,正端坐在办公桌电脑前仔细校对稿件,指尖不停敲击着米灰色键盘,明报今年刚成立网站,需要在每天凌晨五点时更新,现在各个版面还在优化中,齐诗允负责的依旧是本地的新闻板块。

上周,骆克道屯门揸Fit人坠亡案,被警方以仇杀为由草草了结,虽然疑点重重,但也算是对民众有个交代。

一转眼,进入报社工作已经快五年,齐诗允长期在新闻部扎根,做任劳任怨的「高级记者」。

「高学历,低月薪」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公认的常态,当记者不仅起薪点低,加薪幅度窄,工时又长,升职机会更是少得可怜,一般做到八年以上才能升职到AssigmentEditor。

可能做记者唯一的好处就是自由度高,不用每天穿着职业装坐在办公室里。

「铁脚、马眼、神仙肚」这三项是记者必备技能,具体意为双脚要能跑,双眼要能观四路耳听八方,还有就是,肚要能饿。如果不是对传媒行业抱有一腔赤诚热血,那还是趁早转行。

好在齐诗允在长期高强度工作摧残下,已经完全适应。

《明报》和大多数报社一样,每星期工作五至六日,视乎工种,或需轮班工作,做突发版更要24小时OnCall。

母亲方佩兰担心齐诗允的身体吃不消,且从事记者危险系数极高,一直劝她换工作,可齐诗允却总是强硬的拒绝,这份工作再苦再累她都甘之如饴。

只因为十多年前,父亲被黑帮用绳索吊死在自家别墅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那死状太过惨烈,已经成为她脑海中不可磨灭的梦魇。

父亲那张因为过度缺氧造成青紫色的脸庞,有些突出的眼球,在别墅阳台外摇来荡去布满淋漓鲜血的尸身…所有一切纠集在一起,就像是一道这辈子都无法愈合的可怖伤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