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热搜争夺战(1 / 2)

加入书签

想当初在品牌方很傻很天真的年代,转发量、粉丝量会决定艺人的商务报价。

至于现在?

全看粉丝的实际购买量。

正常的商务合作费用一次是200万。现在广告商是这么要求:我给你100万,后面的100万看你粉丝的购买量。

传统品牌挑选艺人时,数据只是参考。但互联网生态产生的电商,在业绩上恨不得和艺人对赌。品牌与艺人合作,对粉丝的强绑定是常规营销的一种。

这也是市场对流量艺人新的要求:不仅要充分开发、调动粉丝群体的情绪和能量,在需要的时候,使其极尽狂热、死忠,具备高效的号召力和行动力,还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精准地引导、控制、甚至扑灭它。

真有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觉?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如今天一般,明星和产业会如此需要粉丝。用艺人宣传安津津的话来说,无论如何明星都一定不能激怒粉丝。你能做的就是沉默,让粉丝满意、高兴,让他们留下来。

不是只有流量型爱豆才需要数据,数据公司客户里不乏饱受数据困扰的演员。他们不缺演技,对市场也没有太大野心,但近年来电影制作方,包括院线也在关注数据。流量的诉求,在产业链一环接一环往前返送,传导到艺人的眼前。

流量艺人有数据女工冲锋陷阵,非流量、知名度不够的艺人,就只能靠买。数据维护费用是艺人宣传工作的固定成本。

捍卫数据繁荣的巅峰之战,是对热搜位的争夺。营销公司每月总能遇到一到两位客户,要求把热搜数写进合同里?

听说乘风破浪的姐姐2开播前,一位70后浪姐多年来远离娱乐圈一线,但最近紧随潮流,陷入对热搜的狂热追逐中。她不打算为张小肠列出的热搜渠道费全盘买单,但需求不容动摇:死命地要热搜前三!

节目开播当天30个姐姐都在冲热搜,结果那天曝了华晨宇的事,热搜榜变得特别难冲。

专业数据公司的数据并非无懈可击,所以一大王牌利器是破解榜单,拆分出各项数据指标的权重,然后有针对性地刷榜。不断摸索试错后,他得出结论,某个数据公司的榜单,贴吧数据是关键。

在数据的世界里,数据公司可以是裁判,也可以下场当玩家。而这一切至少现在还缺乏监督,只能靠从业者的良心。

粉丝是这里重要的劳动力,在粉头的带领和运营下,帮艺人制造数据。数据还可以用来危机公关。一位艺人因为恋情曝光,代言的品牌微博下一片欺骗感情的骂声。

经纪人找到品牌公关,用一大堆数据游说对方:虽然出绯闻事件,但你看他又上热搜,热度已经到顶,粉丝量反而更多,这对我们来不是好事?

10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这套系统能杀死一个艺人。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在某战粉丝和黑粉陷入胶着后,有人对某战开出射向其数据的一枪。

这是一场假数据之名的报复:某战粉丝惹我不开心了,我就用数据让你们的爱豆完蛋。她希望用数据证明,某战已经没有路人盘,只有粉丝了?

这份报告具有蛊惑性,如果只是一个路人,看不懂数据报告,有个人跟我说,数据大拿写了一份报告,告诉你某战糊了,那可能就信了。因为好多人不会看也看不懂报告,只会看结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