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疑似拆白党(1 / 2)

加入书签

大约半年多之前,丁齐接待了一位求助者,名叫关小茵,女,三十三岁,职业是一名私营企业主,登记预约的问题是情感纠葛,却没有更多的自我介绍资料。

对于这种求助者,很多心理医生包括丁齐在内往往都会感到很头疼。她们大多都是遇到了失恋、吵架、家庭矛盾等问题,跑来诉苦与发泄,通常只是为了发泄大量的负面情绪,诉说谁如何如何不好,而自己又为谁做了多少多少……

可惜心理诊室并不是情感调节机构,也不能帮助求助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只能发现与尽量解决求助者本人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心理医生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强烈的应激反应,医生也会成为攻击的对象。

我明明是个爱害者,你怎么能说我有问题呢?这是大多数求助者的第一反应。她们花钱来找心理医生后咨询师,是为了斥责负心人并取得赞同的,从而得到自我肯定。而心理医生并不能解决婚恋问题,也不能解决她们的伴侣存在的问题,只能指出她们本人的心理问题。

有些经验不足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待这种求助者的时候,一不小心会被投诉,挨一顿并要求退钱啥的,因为求助者的情绪本身就不太稳定。

还有的咨询师自作聪明,他们能看出求助者的心理,了解她们来到这里是想要什么,于是便采取了安抚和赞同的引导方式,让对方的情绪稳定下来,重点是让她们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错,肯定她们的优秀之处。

这么做也是有效果的,但往往会有另一个后果,就是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反而会导致求助者的依赖心理与移情现象。当求助者一有负面情绪需要发泄的时候,就会想到来找这位心理医生,甚至会形成一种不自觉的潜意识。

被当成知心大姐还是好的,假如心理医生是一位男性,可能就经常会被求助者邀请,比如喝个茶、吃个饭啥的,对方会想各种办法拿到他的联系方式。无论是从专业要求还是职业规定的角度,心理医生都是应该拒绝的。

对于大部分此类求助者来说,安抚还是十分必要的,也要对方的情绪有渲泄的途径,心理医生扮演的角色就是转移与吸收这些负面情绪的,过去了也就没事了。但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求助者,她们总是反复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就有问题必须要解决了。

关小茵走进来的时候,丁齐就觉得有些有眼熟。这世上有很多人,你有印象却想不起来究竟是谁,比如曾在某种场合扬寒暄、还互相交换过名片,隔了很久之后再次见面还能认出来,但是就想不出来对方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丁齐此刻就是这种感觉。

但他并没有流露出来,还是像平常一样很温和的点头微笑道:“关女士吗?你好,请坐!……我是你预约的心理咨询师丁齐,请问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你的?”

关小茵:“你就是丁齐医生啊?比照片上还帅!我在网上看过你的事迹,觉得你很了不起,也很不容易,所以特意才来找你求助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