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1 / 2)
一场宴会下来,萧晴雪只觉得廉郡守挺善谈的,可谓是宾主尽欢,等宴会结束以后,萧晴雪才迷糊的想到廉郡守为啥请她吃饭?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宴会内容,好像也没讲啥。
就仿佛是遇到朋友,就聚了个餐而已。
她牢记着阿娘的叮嘱,连酒都没喝。
不过,廉大人最后却是表示要送几个手巧的偃师给她,萧晴雪拒绝了,她可以肯定自己宴会上没有透露任何东西,廉世清却猜的这么准,这么快…
萧晴雪看向骑马的薛四,问道:“薛四,你认识廉世清?”
薛四似乎在想什么事情,过了一会说道:“很久以前认过几次面。”
萧晴雪好奇了,廉世清是高官,而薛四是个漂无居所的浪人,他们怎么认识的。
似乎看出了萧小娘子的好奇,薛四过了一会道:“萧小娘子知道廉大人贪官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吗?”
萧晴雪摇头:“不知道。”
薛四垂下眼睛,整个人好像要睡着了,声音轻飘飘的:“大祥三年,天下大旱,昱州颗粒无收,周边各郡开始开官仓赈济灾民,又令各富户捐粮,我家就是捐粮的一家。”
“因靠近昱州,灾民一拥而上,根本无法供应,明府下令关闭城门。”薛四声音越发轻了:“我爹我娘我哥我嫂还有我两个妹妹是个善心的,他们都很好,我当时在外地念书,写信告诉他们千万不要再施粥了,恐有大祸。”
他突然问道:“萧小娘子见过灾民吗?”
萧晴雪听到这话,嘴唇嗫嚅,感觉到莫名悲伤。
“应是没见过吧。”薛四道:“饿极了的人就不再是人了,他们是野兽,大批野兽冲击县城,城破了之后,他们冲向府衙发现没有多余的粮食,便打死了明尊,随后就开始搜刮富裕人家。”
“我家施过粥,且施的很勤,被灾民认了出来,于是灾民们冲进了我家,可惜我家也无多少粮食,愤怒的灾民便把我爹他们全部打死了。”
萧晴雪听着都感觉喘不过气来。
“至于县衙为什么会没有粮。”薛四继续道:“那是因为周边郡县的粮大部分都被抽调给了廉大人由他分配,廉大人当时作为昱州郡丞,借昱州郡守之令抽调赈灾粮,把它们都换成了多于几倍的麸糠给那些灾民吃,从中牟利。”
萧晴雪沉默了:“朝廷就不管吗?”
“衮衮诸公,满朝朱紫,户部尚书掌管钱粮,可直到灾情结束,也没见朝廷发下一粒粮。”
“萧小娘子,你说我看见廉大人,应该要一刀捅死他吗?”薛四问道。
萧晴雪被吓了一跳。
薛四低着头,好像睡着了。
第136章 (晴雪剧情)
一早。
周慎之听到孙伯回禀他的阿妹不仅没有出去玩, 宅子里的游玩处也没逛,镜湖,梅院, 柿园,不系舟船舫, 连一直好奇的兽园也没去, 就在她自己的鹿鸣苑里, 早饭都少吃了半碗。
“阿妹是生病了吗?”周慎之放下毛笔。
“冰琴说小娘子昨儿还好好的带人出去玩, 夜里她照往常起夜看了好几遍, 小娘子的被褥都盖的好好的,不像生病的样子。”孙伯坐在少郎君的下方,说道:“小娘子今早起床心情就微郁郁,久未开颜。”
等孙伯退下以后, 周慎之唤来昨天陪阿妹一起出门的周宅护卫长章平。
章平来的很快。
“昨日你跟着阿妹, 她见了什么人, 遇到了什么事都细细禀来。”周慎之喝了口茶, 心思略转,这一两日就是父亲和母亲回来的时间了,两人说到就到,他不想这个时间段出什么事情。
章平规矩的说了昨天的事,包括小娘子去了崔宅,以及路遇廉郡守, 小娘子在上清观玩了一会后就带着薛四到了内城的杏花酒楼, 随后又说了薛四与廉郡守之间的故事。
周慎之想起自己心中的猜测, 阿妹估计是爱才心喜, 想要薛四当她的门客。
不过在周慎之看来, 阿妹对待薛四倒无需那样低姿态, 天下奇人多的是,公孙家的偃术就独步一流,何必只认准一个薛四,说到底还是年纪小了些,容易被人看穿拿捏。
周慎之微微皱眉,不是很喜欢薛四这人。
他故意在阿妹面前提起昱州之事,是想让阿妹对廉世清产生隔阂,可父亲和母亲先前一道去了廉府赴宴,后面更是还送了一只野狍子给他,这个信号却让廉世清在阆歌迅速炙手可热起来。
相信不久,他回到太炀,太炀郡都尉杨东也不会为难他。
要知道,太炀郡守李伯志在太炀那么多年了,都无法摆脱太炀都尉杨东的钳制,以武克文,如尖刀悬顶,而只要父亲对李伯志稍微不满,李伯志一家人很有可能在回长安途中病逝。
可廉世清来了不过几月,就得到了父亲的青眼,周慎之不由对他关注了一些。
胆大心细,狡诈如狐,纵观过往履历,周慎之深深觉得廉世清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这样的人,薛四偏偏要让他的阿妹与廉世清对上…
周慎之眼睛微冷。
他薛家与廉世清的恩怨有必要清清楚楚的告诉他的阿妹吗?昱州赈灾粮这事一出,廉世清就连遭贬谪,先帝最后把他调到了蛮荒处的珠崖郡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当今圣上登基以后,廉世清以南海珍珠讨得了宫中宠妃熹妃的欢心,随后步步高升,又重新回了朝廷中枢位置。
这样的人,历经两代帝王,现又依附他的父亲,岂是简单的。
周慎之看着麒麟卫呈上来的情报,陷入沉思,久久不言,终于隐约明白当时的朝廷为什么会视而不见昱州灾情。
廉世清出生丰州簪缨之家,年纪轻轻就已坐上了昱州郡丞之位,而他当时不过二十三岁,距离今年刚好有十五年之隔。
若问周慎之对哪个数字最敏感,只有十五。
十五年前,刚好他父亲打了胜仗,昱州灾情发生时,先帝当然不可能让户部拨粮赈灾,他应是极度担心父亲会不服管教起兵反了,基于这个可能性,先帝只会把粮食紧紧的握在手里,哪怕后面父亲亲自去了长安,表示没有反意,但多疑的垂垂老矣的帝王还是对他父亲充满了强烈的怀疑,越是怀疑,他越要抓住粮草军卫,蝼蚁灾民在他眼中又算什么…
周慎之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推测当年发生的事情。
朝廷不发粮,当时的昱州郡守应该是先帝的人,不管廉世清是假借昱州郡守之令筹粮还是昱州郡守看不过去灾民惨状,吩咐廉世清做的,周慎之都觉得廉世清此人应对的不错。
坐到高位的人,上面什么指令,下面的人肯定早早就收到了风声,更何况是廉世清那种聪明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