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锦衣卫x娇小姐上(1 / 2)

加入书签

第七章锦衣卫x娇小姐[上]

国庆假期,程锦给自己和周仁清准备了汉服,准备去古都旅游。

谁知周仁清临时出差,晚了两天,不过也算是错峰出行。

先去酒店放了东西,程锦调试相机。

不夜城灯火连昼,他们换上衣服,携手同游。

——————————————————————————————————————————————

惊蛰,正德皇帝在天渡山行春耕礼,礼部与太常寺主持,拜诸神仙,祈佑风调雨顺。

一场春雨,将程锦赏花的兴致浇灭,她在半山的亭子里,与几位勋爵家的小姐一同躲雨。

亭子很小,侍女在檐下,仆从们自寻了其它遮蔽。

“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不会停了。”一青袄粉裙女子皱眉,她也是这次集游会的发起者,平武候的嫡孙女,张箐。

“来时见到禁军巡查,天渡山离小梨山有好些距离呢。”

“事关圣上安危,是要谨慎些。”

......

又等了一会儿,见仍没有停的趋势,众人准备打道回府。

“真是可惜了,今天本来是想要叫新来的妹妹好好玩儿的,真是天公不作美。”张箐叹道。

程锦摇头笑道:“多谢姐姐邀我来,今日春雨是上天回应了陛下,说明陛下的功绩是神仙也看到了,来日总会有机会再与众位姐姐妹妹们聚在一起的。”

程锦的父亲年前剿灭山匪有功,被赐了爵位,官在安游,赐安游伯。往常此等聚会,她是来不了的。

又来往了几句,众人离开,程锦在后一一行礼。

转眼亭中只剩下程锦和她的侍女熏兰,来时她坐的马车是母亲的,家中只这一辆马车,母亲今晨去看她的田庄,顺带带上了她,否则她只能坐牛车了。

现在母亲还未回来,她去山下也是等着闹笑话,还不如就在这儿坐着。

她忽然想起什么。

“对了熏兰,你去朗萃书坊将我定的书给取了,不然让母亲见到又该说我了。”

熏兰有些担忧:“小姐...你一个人...”

程锦挥挥手,她向来说一不二,熏兰只好下山。

程锦趴在椅背上,看着半山腰上一片抽芽的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好赏的,她五岁时父亲上任就将她带上了,在安游待了八年,安游在南,四季常青,两年前父亲述职将她留在京城,她也知道,许是让母亲替她相看人家了,如今圣上赐爵,母亲从前的人选可能要换一换了。

她抬手看了看指甲,甲面粉润,修剪得也很合她心意。就这样仍将她新得的花鸟裙勾了丝,这样娇贵的布料,真是难伺候。

在安游时,父亲身居要职,虽对她很好,但很难得闲管教她,她经常出去玩儿,有一回和主簿的儿子打架,那小孩儿不经揍,鼻子呼啦流下两管血,她好说歹说才哄住了他不要告状,结果还是被父亲发现了,请了管教嬷嬷。

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此时穿着更好看的衣裳,戴着更华丽的首饰,结交更金贵的人儿,但程锦的心没有回来,还在安游的山水间。

想到嬷嬷,程锦抖了一抖,准备下山。

下山的路因下过雨,被一群人踩得泥泞不堪,那些小姐自有家中仆妇背下山,程锦只一个人,可不愿踩脏了她红莲绣面的鞋子。

她第一次来小梨山,想来,山么,怎么走都会走下去的,她便找了条横直的路,像是再走一会儿就能找到不那么脏的下山路。

她穿着涧石蓝的短袄,轻提着裙摆,慢慢走在小道上。

山中雾气渐起。

程锦走了好一会儿,真叫她找到往下的路,走了没一会儿就到了一片较为平缓的地方。

可这也不是山下呀,程锦傻眼了。

原来她沿着山走,转到了小梨山的背面儿,小梨山后面还有一座山,她现在在两山的鞍部地带。

她迷路了。

雾气正浓,山林高大,她有些害怕,看的书里那些神鬼志异里的精怪像是要透过雾气向她扑过来。

她往回疾走,也不管什么裙子鞋子了。

“啊——”

程锦惊叫一声,她踩到枯草,一个脚滑滚下山。

背撞到倒伏的枯树干停了下来,程锦只觉得脑子里天旋地转,半天缓不过神来,她歇了好一会儿,想起身,背后却有一阵剧烈的疼痛。

她震惊地往后摸,肩胛骨旁边扎进了一节树枝,程锦下意识想往前挪,把树枝拔出来,一抬腿又是钻心的疼。

又怎么了!

她忍着疼撩起裙子和衬裙,只见一只脚正常,另一只脚的脚踝肿得老大,还被划了一道口子,流着殷红的血。

程锦有些目眩。

初春还有些冷意,雨后更是又潮又冷,她瑟瑟发抖,牵动着背后的伤口,程锦撑着地,抓着地上的枯叶,自暴自弃地想——

死吧,死这里算了。

过了一会儿,程锦又想到,父亲刚刚封爵,她不回去,陛下那些赏赐岂不是要便宜她的弟弟妹妹们。

弟弟妹妹是一胎出生,小她五岁,怕妻子怀孕顾不上程锦,父亲上任才将她带走。

她刚回京时两小孩才七岁,正是人嫌狗憎的年纪,又没见过她这个姐姐,自然不听她话,这两年倒是成长许多,但他们的关系仍不见缓和。

程锦打起精神来,轻声呼喊,她想小梨山也常有人来打理那些梨树,应是能碰上人。

可她忘了她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了,已经出了小梨山的范围。

良久,程锦嗓子都干了,也不见有人来,只能歇一歇,隔一段时间再喊。

周仁清等几百人负责皇帝亲耕护驾,当然他们只是皇帝护卫的核心圈层,他们的任务是时刻不离皇帝左右。

春耕礼结束,皇帝点周仁清上前,言及方才“遇熊”的骚乱。

“人为之事非风过则必有痕,你分两队带人去查,记得盯紧在场的人。”

“遵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