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开美食街 第27节(2 / 2)
小姑娘摇摇头,掀开了桶盖给人瞧:“这桶是豆面碎,今天做的时候,想着有人喜欢吃甜口的,有人喜欢吃咸口的,就多做了一通豆面碎,里面还放了鸡架,一碗豆面碎,豆面也是打满的,就是价格稍微贵些,要两文钱。”
绿豆汤一文钱一碗,豆面碎两文钱一碗,这是馥娘在家的时候就想好了的价格。
问的人瞧见馥娘的勺子在桶里搅和,浮上来的鸡架骨上还有带肉的,想着带肉的,这豆面碎虽然没吃过,但说会装满,那这两文钱卖的也不算贵。
几乎也没多思考,便直接递过去两文钱:“那就给我来一碗这什么豆面碎,正好我不爱吃绿豆!”
馥娘示意湘榆过去接钱,她拿了干净的碗给客人打豆面碎,因为这是卖出去的第一碗豆面碎,馥娘还特意用勺子给挑了一块肉多的鸡架骨放进去。
“您的豆面碎,拿好。”
这一碗卖出去,陆陆续续就又有人过来买了,到后头这豆面碎竟然比绿豆汤卖的还要火爆!
几乎来罗老太这里买蒸饼和笼饼的人,都会在馥娘这边带一碗绿豆汤或者豆面碎走。
豆面碎比绿豆汤更顶饱,里面还有肉,价格也只比绿豆汤要贵上一文钱而已,所以不少人都选择买豆面碎,后面豆面碎卖完了,才只能遗憾选择绿豆汤。
还有没买到的问馥娘:“小丫头,你明天还随你娘她们出来不,多准备点这什么豆面碎!”
馥娘都是笑着应下,她就知道豆面碎绝对不会打不开市场。
卖完了把碗一收,馥娘一边帮忙卢大姐卖胡饼,一边粗粗把帐一算。
绿豆汤大概卖了一百碗出去,豆面碎差不多卖了四十碗出去,今天怎么也有一百八十文的收入。
这么多铜钱的分量也不轻了,馥娘把赚钱的褡裢扭着打了个结,就藏到了卢大姐的驴车上,他们几个人都在这附近,驴车旁边永远都有人守着,不怕钱丢了。
馥娘才走过来帮卢大姐卖胡饼,卢大姐就抓着馥娘笑的一脸得意,还示意她看对面。
馥娘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才发现今天占了他们位置的那卖蒸饼的婆媳两个正在收拾东西准备走。
“呵,灰溜溜逃了吧!”卢大姐说,“刚才就有客人过来和我说,说那两个不要脸的装成我们卖饼,有人问他们怎么不卖胡饼了,这两不要脸的还真敢应,说什么今天不卖,明天卖!真是牛皮吹的比她那张脸还大!还明天卖!她会做吗!”
这年头做胡饼也是个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做的,就算会做,也不一定做的好吃。
卢大姐这做胡饼的手艺还是罗老太教的呢,要不之前她也不会做的。
嘲讽完了对面两人,又拍着馥娘的手,一脸欣慰。
“馥娘啊!还好有你,你的绿豆汤卖的好啊!客人一看那边没有绿豆汤,就知道那边就是假的!都扭头回来找咱买了。”
又指着那两婆媳驴车上看起来还满满当当的篓子说:“你看,她俩今天东西都没卖完,就要走了!”
码头这边会买蒸饼的都已经买了罗老太的蒸饼,现在这个点搬用工们吃完了晚饭,又要开始做活了,没有人会再过来买吃食了。
而管事们,则看不上这干巴巴的蒸饼,卢大姐做的带菜带肉的胡饼他们也才勉强看得上,也不是日日都买。
不过就这一点,已经可以把那边两个学人精的婆媳挤兑的做不下去了,更不要说加上了馥娘的绿豆汤,哦!如今还有了豆面碎,这简直就是强强联合!
第33章 第三十三餐饭
收摊回去的时候东西也空了, 正好罗老二也一起回去,罗老太就指挥他把馥娘的小独轮车往后头一搭,叫他扶着不要弄掉了。
其余人坐在驴车后面, 卢大姐在前面赶着驴车,一行人晃晃悠悠回家。
路上的时候,又碰到昨天那对想要一文钱买两碗绿豆汤的兄弟,馥娘昨天是一文钱只卖了他们一碗,不过等他们喝完,又给他们续了不少。
今天馥娘绿豆汤准备的比昨天多,还多了一桶豆面碎, 但是却没有看到兄弟俩过来。
驴车赶过两个少年身旁,他们两人垂头丧气的,路都走不动的样子。
馥娘心想:这是今天没有找到活?
车轮滚动,但两个少年肚子的咕噜咕噜声却清晰传到了驴车上人的耳朵里。
少年脸红到脖子, 勒紧了裤腰带,仿佛这样肚子就不会饿了一般。
“他们好可怜啊……”驴车渐远, 连个少年成了风景中两个蹒跚的点。
湘榆也听到了他们肚子叫的声音, 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有感而发。
罗老二在码头做个小管事,对这兄弟二人的情况还算了解, 搭了一句话。
“今天活计少,过来的船都是搬家的, 人家自己带了小厮, 用不着码头的苦力。”
今天他们码头这帮商会有编制的正式工额外的外快都挣得少,不要说这两个人临时工都算不上的小子了。
馥娘听到罗老二的解释, 这才明白这两个少年怎么这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原来是今天没有挣到钱, 怪不得今天也没看见他们两个过来买蒸饼,买绿豆汤。
“好可怜啊!”湘榆听完之后,更加同情他们两个了,小手偷偷拽了拽馥娘的袖子。
“怎么了?”馥娘弯腰侧身,把耳朵贴向湘榆,她觉得湘榆的小动作,是想要和她说悄悄话。
湘榆也确实是想要和馥娘说悄悄话。
她看了一眼自己手里,卢大姐特地给她留的肉胡饼,眼中下了决定,才趴到馥娘耳边,悄声问:“我想把我的胡饼给他们,我晚上回去还可以吃姐姐做的晚饭,但是他们没有饭吃,可是我这个胡饼已经咬了一口,他们会不会嫌弃?”
馥娘哑然,她惊讶于湘榆小小年纪,生于苦困之中,却仍然保持着这么一颗善良的赤子之心。
湘榆可不是现代那些在校园里接受了教师们“与人为善”的道德教育的孩子,她是自己天生就拥有着这么一颗善良的新。
馥娘有些感动,她摸了摸湘榆的脑袋,告诉她:“不会的,他们怎么会嫌弃?”
找了张油纸,把湘榆只咬了小小一口的胡饼包上,打算放到路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