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45节(2 / 2)
赵云也没再阻止刘曦的盗墓行为,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刘曦在集私印。
从长安到洛阳,一路上灾民遍地,饿殍满道。刘曦玩乐的心态荡然无存,变得十分沉重。
尤其是她拿出粮食分给快饿死的灾民却被他们视为肥羊,群起而抢时,刘曦沉默了,也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乱世。
她用长枪威慑住了眼冒绿光的灾民,拿出一部分钱财换了粮食,以粮食将这些灾民收编成军,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肯守纪律她都收留。
不守纪律的直接清理,乱世该用重典,否则根本镇不住人性之恶。这一路上刘曦救了很多人,也杀了不少人,和在战场上杀敌军是完全不同的心情。杀敌军是双方交战,你死我活。
杀这些在乱世中的恶人是骨子里本能的正义感,本该是为民除害,但刘曦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快意,反而一天比一天烦躁。伤害都造成了,为民除害又有什么用呢。
乱世……可真黑暗啊。
怪不得那句‘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永流传。】
东汉末年,什么都不多,流民最多,战争让百姓变为流民,从这个郡逃到那个郡,从这个州逃到那个州,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块能避开战争,安居乐业的净土。
天幕头一回出现时他们还当成神仙跪拜,请求仙人救救他们。但看懂天幕后,他们恢复了麻木的神态。
天幕也罢,后世人也好,又不能救他们。
卖再多的后世书籍,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对于他们现在身处的环境,连羡慕都生出不来。
后世,离他们太远了。
人群中,不知谁叹了一声,“要是真有这样愿意分粮食给灾民,无论男女老少都愿意收编的诸侯就好了。”
……
南阳
十九岁的诸葛亮看着天幕,喟然长叹。乱世之中,最不起眼的是百姓,最苦的也是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下四分五裂,群雄割据,谁才是未来能平定战乱的雄主呢?
【流民实在太多了,刘曦和赵云两个人根本管不过来,这个管主要是镇压违反军中纪律、损人利己的恶人。
每镇压一次刘曦就破口大骂一次,然后下一次见到流民还是会选择继续给粮食,收编流民。
沦为流民的大多都是老弱妇孺,青壮男丁不多,这样的军队收编了也没多大用处。
赵云对此颇为不解,若是想帮助他们,直接让他们去幽、青、冀三州不就好了,三州一直在收纳流民。为何要收编他们?
刘曦解释:因为乱世没有纪律道德可言,如果不收编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幽州,可能到幽州时人数已经少了三分之一了。
赵云委婉提醒:可是我们这样,所费不小。
乱世本来粮价就贵,这么多流民,每天耗费的粮食都能堆成小山了。
刘曦:子龙你知道我为何这么执着吸纳流民,而不是其他州一样优先招纳青壮男丁吗?
见赵云摇头,她继续道:
因为我生在太平盛世,那里没有战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百姓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那里,人吃人是罪大恶极,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奸掠妇女,买卖孩童……同样被万人唾骂,要严惩不贷的。
……
所以,我见到乱世的苦难会难过,会忍不住想起曾经的太平盛世。我想尽我所能,平定这乱世,让百姓不再因为战争而失去土地、家园,变成流民四处逃难。
或许我终其一生也不能让这乱世达到心中的太平盛世,但至少可以让百姓朝有食,暮有所,不必因为战乱而人饥相食。
以手中长枪,守这大汉河山,护苍生黎民。
子龙,你可愿助我。】
冀州邺城
虽然每次出现在天幕口中,都会尴尬到头皮发麻,但不得不说,听到这番话,赵云心中有些动容。
他本就是义从吏兵出身,投奔公孙瓒时也是想在这乱世之中追寻一位施行仁政的主公,征战四方,护苍生百姓。
可惜公孙瓒不是这样的主公,在公孙瓒杀幽州牧刘虞后,他请辞归乡。
若当时幽州真有这样一位主公,他想,他是愿意追随的。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的关注点在于:“天幕说的太平盛世是后世还是我大唐呢?”
贞观朝臣们鼻观鼻眼观眼,没有一人回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衣食无忧什么的,大唐是做不到的。
李世民也清楚,就是因为清楚,才更想问,盛唐时期都做不到这样,那后世到底有多繁华昌盛呢?才能天下百姓衣食无忧。
【乱世收编流民,就跟滚雪花一样越滚越大,很快就滚出一个十分庞大的队伍。
浩浩荡荡的队伍,去哪个州都要被当场来挑事的。
不得已,刘曦放弃了去兖州找汉献帝刘协盖上最后一个章,带着收编的队伍回幽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