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贸批发市场穿越了 第88节(1 / 2)
赵旻的思路也很清晰的:当一个地方的百姓完全接受了某国的帮助,依赖某国, 接受他们的思想, 那么以后还会构成威胁吗?
不敢说绝对没有威胁, 但起码能大大降低威胁吧?
起初,这些上国军队过来时,日出人是很怕的。他们离着驻军基地远远的,尤其是看见这些上国人拉起了铁丝后,心里就更害怕了。
他们虽然向往上国的繁华、文明, 但对于外来军队却有着一种本能的恐惧。不过人的好奇心终究是难以压制的,虽然害怕,但每天还是有许多人远远站着,观察着这支看起来无比威武的军队。
他们真高啊!
在日出,一米六的身高便可以称得上魁梧高大了,可与上国人一比, 这身高恐怕都进不了上国军队吧?就他们看见的, 那都是相当高大的。
现代人来了十来年,第三年高产粮种、立体养殖就逐渐推广到了全国。大昭人基因本来就好, 吃饱肚子后,年轻一代的身高也呈现出了增高的趋势,比上代人更高,更壮实。
这一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明显。就以蓝玉县为例,就现代人来的那一年,当0-10岁的孩子因着率先享受到了瀛莱山奇迹的关照,身高普遍超过上一代。超过的还不是一点点,是很多。
牛奶、鸡蛋、肉类的摄入让这一代的孩子都显得很有活力。而等他们成年后,如果读书比较一般,进入军队也将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在日出国人眼里,这些上国人简直高大到可怕。其实也没那么可怕,主要还是日出国人太矮了。当年汉朝天子封他们倭国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这些人高大归高大,看着好像不好惹,可真接触下来却发现还蛮和蔼的。因着建造军营需要人手,大昭军队入驻由此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与经济发展。
一些经过日出政|府审核的人进入大昭军队基地后,发现了这群人并凶恶,还十分和善后,便会回来跟亲朋诉说。一来二去的,大家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而彻底打破这种恐惧的,还得属上国军队帮他们看病这事。
赵旻可是经受过现代教育的,自然知道怎么与百姓相处。见附近百姓多为就医苦恼,便组织了军队里的军医定期进行义诊。
第一次义诊那天,可谓是人山人海。
大家都是来看病的。都说上国医术先进,可到底怎么个先进法却是没见过。
更让他们感觉稀奇的是,还有专门的房间是给女子看病的。而看病的也是女大夫。
这就稀奇了。
日出国虽然也是男尊女卑的社会,但对于女子贞洁这事倒不是那么看重。二嫁,三嫁,甚至有情夫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所以看病什么的,也不分男女的。现在看见上国这边还专门隔了个给女子看病的房间,就觉稀奇。
说起来现代社会妇科也是有男医生的,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女医生多。倒不是思想封建,而是为了照顾病人的心情。
来看病的日出人不少,毛病也不少,不过都是些小毛病,吃些药就能好。待一天下来,军医们凑一起便摇头。
日出国gm虽成功了,但人民生活水准还是很低。许多人熬不到生大病的年纪便去了。又或者,有大病的都已经死了,来不及等他们看了。
如此,经过几次义诊,当地民众与大昭军队的距离明显拉近了不少。而因着这层信任的建立,很快,军医们就迎来一个大挑战。
一个难产的妇人被送到了军营外。求助者一脸惶恐与期待,想来也是没法了,才敢鼓起勇气将人送到了这里。
军营军医水平很高,都是瀛莱山培养出来的精英。面对着这个难产的孕妇,军医长也没含糊,立刻将人送到基地内的手术室,开始进行手术。
大昭的医疗水平比前十年高了许多,可只要动到刀子,这些大昭本土医生的风格都带着一股狂野。
没办法,除了瀛莱山的检查设备较为齐全外,其他地方都没这个条件。这两年已经算好了。五年前研究出来的青霉素前两年能进行量产了,这给他们降低了很多难度。
可饶是如此,在脱离了相关医学设备后,动起手术来,难度也很大。如此,就造就了大昭本土外科医生动起手术来,就宛若上了战场一般的狂野风。那手起刀落的,叫一个快狠准。
要有个现代外科大拿在这里,看了估计都得佩服。别管人家伤口缝合好不好看,就这利索,估计不开死个几十个人都练不起来。
医学的累积也是在累累白骨上的。好在,收拾北契时,这些军医都在敌人那里锻炼起来了。现在的他们可谓经验丰富,心境稳定,面对着痛苦的孕妇,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解决了别人的痛苦。
母亲和孩子都很好,平安。
至于伤口?这点细节就不要在意了,人命可比这些重要多了呢。
上国军队将难产孕妇肚子破开,取出孩子,还母子平安的消息传出后,当地直接轰动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上国的实力?
天,这与神迹有什么区别?
于是,大昭军队在本地的名声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渐渐,有民众发现,这些人其实挺好的。一不扰民,二不撒野,还经常帮他们解决问题。而在看到上国军人自己开辟田地,种菜后,一些人心思就活泛了。
拿着自己捕来的海鲜,开始跟军队进行贸易。
赵旻也聪明,见当地民众拿特产来交易,便让人在海边建了个迷你晒盐场。于是,用几条海鱼就换了二两盐的本地民众开心了,到处去说上国有盐,上好的盐,还大方,可以拿特产来换。
这下,又轰动了。
盐啊!这种雪白的盐在日出国可值钱了!要是海鱼,海鲜就能换盐,那要不换,岂不是傻子了?
于是,基地周边天天堆满了人,都是来换盐的。
开始的时候,军人们很开心。这些军人大多来自中原关中,在他们印象里,海鱼海鲜是相当珍贵的人,不是顶级之家根本就吃不起。这一点,哪怕神仙来了也没改善多少。
没法,交通到底还是落后,想在内陆吃上海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看见盐能换来海鲜海鱼,大家都乐疯了。
厨子们也是可劲的折腾。
什么清蒸红烧,什么煎烤炸……
总之能想花样都想了一遍,各种能吃的海鲜海鱼都吃了一遍后,大家有点想吐了。
海鲜虽好吃,可天天吃,顿顿吃也不行啊?
“唉,你们这些人啊,就是现在过太好了。”稍微上写年岁的老兵倒实在,吐槽着那些新兵,“我小时候要能顿顿有海鲜海鱼吃,我能乐死。这才吃了几天饱饭啊,这就开始嫌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