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69节(1 / 2)

加入书签

荀藩一听,呼吸急促起来,连忙去看赵含章。

赵含章面色淡然,和小皇帝道:“陛下,没有一下加封一人为三公的道理,此事也不急,还请陛下先下旨封六州刺史。”

小皇帝讪讪,小声道:“我都听太尉的。”

他的皇帝印不是一直被赵含章借用吗?之前的圣旨都是从她手上出去的,此时又何必问他呢?

皇帝不在时,她自然可以不问,但既在这里,赵含章当然要问,这也是做给世人和朝臣们看的。

得了皇帝的允许,赵含章当即连发九道圣旨,她正式封石勒为幽州刺史,祖逖为冀州刺史,北宫纯为并州刺史,赵宽为青州刺史,孙令蕙为光州刺史,赵驹为兖州刺史,刘琨为徐州刺史,傅祗为雍州刺史,而赵铭,正式擢升为豫州刺史。

赵含章则自领司州刺史,这个就不用下旨了。

这当中,大部分人在之前都拿到了盖着玉玺的任命书,这些圣旨并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给天下人看的。

一道一道的圣旨从赵含章手上发出去,堂中排成两排的朝臣皆心惊胆战,这一晚就没几个人能睡着,赵氏一派的人是兴奋,而晋室一边的老官员们则是害怕赵含章趁机找借口给小皇帝来一下,彻底从名义上也掌控这九州。

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赵含章没动小皇帝,甚至怕他受惊吓生病,还请大夫来给他把脉,开了一碗安神汤给他喝。

她说了百姓需要安定,那就致力于安定,绝不会在此时做杀皇帝这样有可能引发战争的事。

而且,司马家已经做了足够坏的榜样,就算她想要改朝换代,她也没想着杀小皇帝而代之。

从古至今,不管暗地里各朝末帝是否被逼退位,但明面上该做的功课还是要做的,自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改换天子、国主,都会给对方留一条血脉,因为灭绝血脉是大损阴德的事。

因此,商朝有杞国,以奉祀夏朝宗庙祖先;而周朝有宋国,以奉祀商朝宗庙祖先……

司马家……

算了,不提他们家了,总之,赵含章不想让风俗再恶化下去,为此,她愿意收敛一下脾气,慢慢的来。

当然,这是对小皇帝,是对内的政策,对外,她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王含被抓来了,赵含章都没见他,确定他是真的王含以后,就让人把他的脑袋给砍了,然后用匣子装上给琅琊王送去,她对去送头的使者道:“告诉琅琊王,朝廷选定了新的徐州刺史,这一次,我且放过他,再有下一次,别说谋杀皇帝,就是让皇帝听到他不遵守朝廷的命令,我也绝不轻饶。”

没错,赵含章杀王含的理由是,王含谋刺皇帝。

“告诉王导,约束好王氏的人,这一次我看在他和四娘兄妹三人的面子上饶过王氏,下一次,王氏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使者应下,带着王含的头南下去扬州。

琅琊王收到匣子,一打开对上王含圆睁的双眼,他吓得往后一跌,连连往后退了好几步。

王导看到王含人头时脸色瞬间苍白,他厉目看向琅琊王,然后扭头去看王敦,见他脸上没多少神色,但眼中似乎盛着火光,便知道王含的动静他全知道,不由沉怒。

第972章 杀人诛心

王导的心就跟被火烧一般,本来就被挑动的天平彻底倾斜,离开琅琊王府后他便回家,将左右屏退,只留下一个心腹,低声道:“请元立过来吧。”

元立在王导这里磨了好几个月,要不是女郎说了王导有大才,又有名望,只可拉拢,他早就把人杀了。

琅琊王失去王导这个智囊,如同失去右臂。

第一次见王导要见他,元立的心瞬间高扬,嘴角忍不住上翘,似乎做说客也不是非常难嘛,他或许也可做谋士?

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元立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王导并不喜欢自己,甚至是厌恶,这时候肯见他,多半是发生了什么事。

说真的,一直到现在,元立都不理解,女郎为什么会让他到江南来呢,让他在这边组建情报机构他可以理解,但竟然让他接触王导。

王导在做出抉择的时候,颍川郡荀家也在做抉择。

颍川荀氏是大族,势力虽比不上西平赵氏,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族,只颍川一郡内的族人便有千人之数。

颍川荀氏子弟,目前荀修是最厉害的一个,毕竟他手握一支大军,族中跟随他左右的子弟有二十余人,这二十余人有做参将,有做士兵,还有做文书后勤一类的事情。

除他外,荀家目前在赵氏集团效命的子弟还有二十六人,其中有十二人在颍川郡内,最大的是个县令,最小也是个县里的文书之类的,剩下的则是通过招贤考,被任命往各处。

荀氏的族长今年五十六了,他一天之内接连听到两个大消息,先是有报,荀修在蒙县反了,回来的人让荀氏赶紧招兵买马,将颍川郡内的其他势力清除,彻底掌控颍川郡。

他没有高兴,只觉得心惊胆战,然后在心里大骂荀修脑残,颍川郡在整个豫州里不值一提,还被夹在中间,更不要说在整个中原地区了。

现在赵含章的势力这么庞大,他到底哪来的自信认为自己可以造反?

荀氏的族长只有灭顶之感,然后他还没来得及想出对策,更糟糕的消息传来,赵含章大军回朝了,当天就平定了荀修之乱,荀修已被下了大牢,同时赵含章对荀修说的话也传了过来。

除此外,还有一句话,“凡为权势谋百姓者诛族”。

来传达赵含章意思的县令小心翼翼地和荀族长道:“除了这句话,使君还让人送了一张数字过来,这一次叛乱,赵家军亡一千三百六十九人,朝廷七品以上的官员二十三人,将十二人,百姓亡六十九人,重伤者三千一百四十五人,轻伤四千余人……”

他看了一眼荀族长道:“荀家军亡一千七百九十二人,重伤三千二百九十八人……”

荀族长没动,但整个人好似老了十岁一般,问道:“使君打算怎么处置荀氏呢?他说给荀氏一个机会……”

县令斟酌片刻后道:“使君未曾明言,但她似乎恨极了荀修,蛊惑他造反的王含被砍了头,已被使者送到江南琅琊王那里去了。”

他低声道:“荀氏族人众多,若真是诛族,牵连的人只怕过万,似族长这样不知内情的毕竟无辜,使君仁善,所以才肯给荀氏一个机会。”

荀族长苦笑一声,这哪里是给荀氏机会,这是要拿荀氏儆猴呢,世家族人众多,就算是造反,最多牵连全家,没有全族一起牵连的道理。

不然世家早在八王之乱和苟晞当政时就被杀光了,蓚县有人造反,赵含章也没有灭杀全族,只杀了族长和其户主……

念头闪过,荀族长悚然一惊,总算知道赵含章的意思了。

荀族长的腰一下就塌了,整个精气神都被夺走了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