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 第90节(2 / 2)
眼看天快亮了,若早朝前她还见不到陛下,早朝上陈国公定会提起琼庄的灾祸,她必须要争。
为自己争,为枉死的百姓争,也为李凭云争。
她用尽浑身力量大喊道:“陈公拥兵自重,却在琼庄天灾时,以污儿儿漆无二八一更多资源欢迎加群置百姓于不顾,我要面圣伸冤!”
公主府周围都是权贵官邸,这些权贵,一面最重视脸面,另一面又极爱窃听八卦,赵鸢整这一出,免不了给公主府引来目光。
乐阳可以不见赵鸢,但所有人都会顺理成章地怀疑乐阳和陈国公有所不和,要不然,赵鸢要见陛下参奏陈家,为何偏来找乐阳公主?
乐阳气急败坏地让人把赵鸢带进来,她来不及换上见客的锦袍,也未来得及着袜,大步冲到院中,打算给赵鸢一个耳光,打烂她的嘴。
这记耳光没能落下,因为乐阳被赵鸢的模样惊住了。
赵鸢一身血衣,双眼猩红,就像...
就像一个惨死的人,突然活了过来。
“你这是...”
“殿下,下官刚从琼庄的尸海里爬了回来,若非走投无路,绝不会来打扰您。”
“你在门外所吠,可是属实?”
“句句属实。”
乐阳比赵鸢更明白这件事背后的博弈,她踱了几步,停在赵鸢身前,居高临下道:“外公和舅父,比生我的母亲待我更好,本宫要为了你,背叛他们?”
赵鸢非常清楚亲缘是最难离间的,但它也并非无懈可击。
乐阳若真和陈家父子没有嫌隙,岂会为她开门?开门这个举动,已经出卖了乐阳对陈家父子的惧怕。
“因为他们是男人,而我是个女人。”
赵鸢的答案让乐阳啼笑皆非,她以为自己是这皇城之下唯一的疯子,没想到,赵鸢比她更疯。
“他们以保护公主之名,剥夺公主自由,以家人之名,行强权压迫,公主怕他们,我不怕。”
乐阳使劲浑身力气扇了赵鸢一耳光。
赵鸢疼得想哭,她硬生生把眼泪逼回去,扬起狼狈的脸,坚定地说道:“有我在,公主不用怕他们。”
“赵鸢,今日当权的若非我母后,你爹若非太傅,你算什么...你算什么...你算什么!”
“我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年轻的读书人,当是这个朝代的刀锋,是狂流,苍天许我存在,父亲许我读书,陛下许我做官,我的意义,是开辟一个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大道之世,权贵拦我,我斩权贵,天道阻我,我逆天道。区区陈家父子,还不足让我畏惧。”
当她真正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时,别人是否相信,已不重要了。
赵鸢读书时,每一刻都在质疑读书做官的意义是什么。若不读书,她也是个让人羡慕的官家小姐,有着金玉满堂的美好人生。
直到此刻,她才终于寻到冰山一角。
读书做官的意义,不过是在浊世里,守全一份清醒罢了。
第82章 初次朝会1
乐阳是先皇最小的女儿, 幼年的乐阳极为受宠,先皇每次和大臣议事,都要把她抱在怀里。等那些大臣一退下, 先皇就会像个普通人一样指点、数落那些大臣们的不是。
他是个乐知天命的皇帝, 乐阳记忆里的父亲总是笑呵呵的,他唯一一次在乐阳面前展露愁容, 是因当时的尚书令大恶人梁荣杀死一个年轻官员, 又给他头上安了一堆虚假的罪名。满朝文武,有那被害官员的老师, 有他的同窗,同僚, 好友, 无人敢站出来反抗梁荣。
他自嘲不是个好皇帝,帝王没有血性,所以年轻的读书人也没有血性。
那时乐阳不知父皇所说的血性是什么, 直到他被母后害的久卧病床,外公和舅舅在他病榻前对他极尽羞辱,他依然没等到一个血性之人。
乐阳在陈家父子的教养中长大, 他们离间她和母亲,乐阳痛苦不堪, 她用酒、用寒食散、用一段段荒唐的□□麻痹自己, 内心深处, 她也在等待父皇口中的那个“血性”。
这一刻,乐阳在赵鸢身上看到了。
在上朝前一刻, 她带着赵鸢入了宫。
当然, 决定性因素并非赵鸢那番蛊惑人心的说辞,而是她的身份。她的父亲赵太傅虽很少问政, 却在文官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当年女皇登基,朝中也是见过血光的。现在能活下来的文官,多少受过赵太傅的庇佑。
见识过当年那场政变,才知道谁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女儿带着朋友去见母亲,皇宫谁也不敢阻拦。有惊无险入了宫,赵鸢却突然怕了起来。
即将要见到的,不只是大邺的皇帝,还是对她恩重如山的人。
乐阳将她带到北斋堂,这里是女皇夏时起居的地方,离上朝不到半个时辰,宫人已在北斋堂院内备好一切,女皇却还在梦中。
赵鸢在偏室越等越紧张,比起女皇,公主都变得亲切了。她小声问公主:“殿下,我身上是不是很难闻?”
乐阳睁开睡眼,“何止难闻,简直让人作呕。”
“万一恶心到陛下该如何是好...要不,我去换洗一番?”
乐阳挤出一个阴森的笑:“你放心,她连亲生儿子的肉都敢吃,天下没有比她更恶心的人。”
“殿下,陛下醒了,召您前去。”
乐阳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跟着吧。”
赵鸢把面圣时的陈情词在心里念了几十遍,到了女皇面前,还是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