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 第262节(2 / 2)
可是她连着等了几单,来的顾客都放弃了购买,甚至连去蕨麻猪柜台看看都懒得看。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梨歌急着反思整个流程的前后,她看着看着发现了一点:营销话术说完后顾客们脸上会浮现出一丝敷衍。
难道是营销话术出了问题?
梨歌怀疑是话术不对,因此特意驱车去附近几家超市逛了一遍每家的黑猪销售柜台。
可是都大同小异,甚至有的柜台的销售人员营销话术都没什么意思呢,也没点明产品特性,客观来说还不如蕨麻猪的呢。
那问题是出自哪里了呢?
梨歌索性不再客气,索性趁隔壁几个店员休息时请教她们来模拟了一遍:“能不能帮我看看,为什么客人表现得不太在意?是不是我们营销话术出了问题?”
农产品店里当天卖不完的果蔬都会发给员工,有时候也会给隔壁店员,因此她们很乐意帮这个忙,在观摩了一遍后终于有人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有问题。”
梨歌松了口气:“你觉得是什么问题?”
那人挠挠头:“怎么说呢,这营销话术倒没错。可是怪怪的……”
她一说其他店员们也都恍然大悟:“是怪怪的。”
“我也感觉。”
那人清清嗓子:“您看啊,您店里的员工都是内敛含蓄型……”
这个梨歌明白,当初她招聘时找的就是内向不爱跟人接触型。
“这正儿八经营销就要那种几分钟自来熟的人,您这些店员说起营销话术时语气硬邦邦,眼神跟顾客接触都不敢解除,顾客当然能看出来,一开始就对产品不认可。”
梨歌回想一下也明白了过来。
现在社会大家被那些生拉硬扯的营销惹烦了,大街上遇到有人营销第一反应就是摆手摇头漠视,哪里还有耐心听什么?
所以一般店里都会招揽能说会道、有亲和力的导购,能自然而然与人打交道而不落痕迹。
但是花不完店里员工说得好听是内敛含蓄,说得难听就是内向不擅长与人沟通,这样的人一开口营销,压根儿没法掩盖。
无怪乎顾客警惕反感。
说到底还要怪梨歌,平时店员也没这么热情,这回看梨总进店督促,大家都拿出了几万分的热情,反倒有了反作用。
“可是不对啊?”梨歌又想起一遭,“我店里其他东西销路也不愁?”
拿起商品包装看了看,立刻连这个难题都解开了:别的商品都是花不完公司商标,唯有这个商品牌子是“梨氏蕨麻猪”。
这是她私人投资,当然不能打公司旗号,从梨爱兰公司那里注册了商标,走得也是那边账。
花不完的名号早就响遍了大街小巷,但是梨氏却没有什么知名度,因此大家当然抵触。
梨歌总结了经验教训,就觉得改编营销话术,把重点放在介绍梨氏品牌。
后来她索性自己亲自上阵营销,但效果还是不好,一整天下来也没买几单。
然而梨歌并没有气馁,农产品店有三种类型,奢侈品店不行,那其他的店铺呢?
中产店里销售也一般,梨歌也是特意调查了一番,也查明了原因:
原来中产们很看重食品的品质和品牌效应,一看这个牌子并不是熟悉的花不完,于是就不大愿意买单。
再看是蕨麻猪,标价50块钱一斤,于是也放下了:“现在一斤牛肉和羊肉也差不多30到40,一块猪肉凭什么这么贵?”
虽然现在也不提倡吃红肉,但从传统提倡的营养价值来说,猪肉在老百姓心里并没有羊肉和牛肉那么贵。一般来说愿意花大价钱买有机猪肉的消费者购买的牛羊肉会更贵。一般消费者的心里这猪肉还是应该低于牛羊肉的。
因此这蕨麻猪的价格比牛羊肉贵,一般消费者就不愿意花这个价钱了。
再者有机猪肉这块其实水很深,常有一些不知名品牌给普通猪肉贴个“有机”的牌子就能把10块钱的猪肉卖成30,买回家吃一口发现气味和口感跟普通猪肉并无区别,被骗了几次后消费者就不大相信市面上的高价猪肉了。
再一看牌子,梨氏,哦豁,这个公司以前也不是做农业的,感觉没什么底蕴,似乎是忽然冒出来的企业。
中产消费者很喜欢算计这些生活的细枝末节,因此一番比较厚并不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市面上没什么名气的牌子,有那价钱买两只鸽子补补不好吗?
因此“梨氏蕨麻猪”在中产店并没有掀起什么大的波澜。
梨歌只好安慰自己:消费者分三档,说不定在平民店里会卖得不错呢!
毕竟华国拥有几十亿人口,平民的数量最高,即使在其他两档无所成就,但只要赢得了普通民众的喜欢还是大有可为,不是说“得下沉者得天下”嘛。
与此同时梨歌也没闲着,给店员们颁发了一系列奖励措施:如果销售出去梨氏蕨麻猪则会根据销售额配比一定的奖励。
销售提成定得非常高,出售一百块就能获得10块的提成。考虑到高昂的运输成本和保险成本,这块已经基本让利了好多。
然而梨歌期望的翻身仗并没有真正到来:梨氏蕨麻猪再次遭遇了滑铁卢。
并没有太多人购买蕨麻猪。
梨歌再三调查才发现了原因:原来蕨麻猪售价太高,在平价店里看来简直就是抢钱:菜市场一斤猪肉最便宜可以到10块钱,这30块钱一斤不是抢钱是什么?
因此平价店里的蕨麻猪仍旧是无人问津。
至于给店员的销售奖励嘛,更是没起到什么特殊效果。
究其原因也简单:梨总平时给的工资太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