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67节(1 / 2)
这方面,竹村在战场上多年的战斗经验发挥了作用,他并不是将机枪安排在第一线,而是将机枪布设在距离防坦克壕四百多米到五百米的位置。
竹村这个举措甚至让参谋感到不解,他问竹村:“少佐阁下,八路军进攻时通常都是在夜里,机枪布设在四百多米外……射手可能无法看到目标!”
“白木君!”竹村不答反问:“射手可以看到敌人坦克吗?尤其我军还有照明弹!”
“当然!”参谋挺身应道。
黑暗中想要发现一个跃进的敌人或许不容易,但要发现一辆坦克却不是什么难事。
“那就行了!”竹村说:“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子弹打向坦克,明白吗?”
参谋马上就明白了,应了声“是”,然后就按照竹村的命令去布设机枪阵地。
参谋的确是明白了。
因为如果将机枪布设在阵地前沿也就是距离敌人太近的话,就会存在几个问题:
一,敌人坦克高大的车身很容易挡住机枪子弹在其后方形成一个宽大的射击死角,也就是机枪无法对躲在坦克后的敌人构成威胁。
二,机枪阵地距离坦克太近,很容易成为坦克的攻击目标。
现在,竹村少佐有意把机枪的距离拉远,机枪子弹就会因为距离和重力的原因在空中以弧形运动打向坦克后方……这种射击方式常在部队冲锋时使用,部队冲锋时会挡着后方机枪的射角,这时机枪枪口稍往上抬,也就是射向空中,子弹就会越过己方部队以抛物线的方式打向敌人阵地。
这种射击方式用在步枪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步枪打的是点,这种方式命中目标的概率太低了,但机枪打的是面,用这方法就没有问题了。
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机枪距离远,还能使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坦克命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种打法在战场上的确起了作用。
子弹就像雨点似的往坦克后方落,有时打在坦克装甲上还会发出爆豆般的撞击声。
这些子弹虽说没法击穿坦克装甲,但却会形成散射的跳弹,以至于躲藏在坦克后的跟随步兵一队队的倒在血泊中,战士们甚至都不知道这些子弹是从哪里飞来的,也有些想不明白鬼子的子弹怎么能拐成弯打到坦克后方。
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四营长孙铭。
之所以首批就让孙铭的四营上,是因为四营在步坦协同方面比其它营更胜一筹。
这其实并不奇怪,孙铭原本就是晋绥军的副官,早就见识过坦克当然也知道一些战术,再加上他的四营也大多都是从晋绥军那边拉来的老部下,没有八路军一贯的“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作风……
这并不是说“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作风不好,而是战场上应该因地制宜视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
比如之前在装备不足几乎没有其它兵种协同的情况下,那就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否则这仗就没法打了。
但如果有其它兵种协同,再盲目的发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精神就是无视部下伤亡乱打一气了。
李云龙从王学新那取到经后,回头拉上独立团的几个营长一阵数落,然后来个实战演练……发现其它营长都他娘的习惯了以前的打法,虽然给他们下了命令,但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时半会儿转不过来,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就想不到呼叫坦克和炮火。
就只有孙铭的四营例外……不只是孙铭,还有孙铭手下的连长、排长,都有一定的协同意识。
于是没办法,打前锋的硬生生的由一营给换成了四营。
李云龙还怒气冲冲的对其它营长吼了一通:“你们全都给我在后头好好看着,看看人家怎么打!”
此时的孙铭,看着自己的部下成片成片的被敌人机枪打倒在坦克后,他的心就像刀割一样在滴血。
他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鬼子机枪的位置,再看看坦克,然后就明白鬼子玩的是什么花样了。
这一套在战术里称作“机枪曲射”,孙铭之前在部队里也有听说过,只是从来没用过,今天算是开了眼界,看来眼前这支鬼子还不是好惹的主。
坦克后头躲不了,步兵就没有跃进的掩护,结果就是坦克也被防坦克壕所阻而寸步难行。
孙铭没有多想,马上就对通讯兵下令:“接炮兵!”
第828章 独轮车
这要是其它人,比如一营长张大彪、二营长沈泉等老八路,面对这个问题就难了。
他们由于习惯问题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炮兵……这都是“穷”惯的人,从还是红军起就没有这种有问题想炮兵的习惯,就算李云龙在战前提了几次甚至还做了演练,但仗一打起来往往还是以前怎么打现在就怎么打。
竹村优太显然对八路军有研究的,他知道四百多米的距离对八路军已经可以说是安全距离了。
神枪手?
在黑夜里很难命中四百米外的目标,即便机枪枪口有火光。
五零小炮。
射程不过三百米,就算能打到四百米也很难有准头。
机枪火力压制?
独立团现在虽说比较“富有”了,但想跟鬼子比弹药量还是略显不足……鬼子单兵携带的弹药量一百多发那只能算是一场战斗的基数。
因此,其它团要是面临这情况,基本就只有两个选择:正面突破或是侧翼穿插。
而这两选择无一不是要做好牺牲战士生命的准备,最后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孙铭这个干过晋绥军副官的营长就不一样了。
李云龙在战前一提醒,他马上就记在心里。
然后战场一碰到困难就第一时间想到了炮兵:能用炮兵解决的问题,又为什么要人命去堆呢?
于是,炮兵观察员花了几分钟时间计算和测量……这对炮兵观察员而言并不是难事,他们可以根据敌人机枪枪口发出的火光精确的计算出其高度、距离,然后把这些数据一一报告给炮兵。
然后随着李云龙一声令下,在运城内的炮兵就开火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