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汉天子(1 / 2)

加入书签

待病已缓过神来,许平君小声询问。病已望着门外,幽幽道:“二百多臣子死于非命,到底是死有余辜,还是杀人灭口?到底是太后旨意,还是大将军矫命?”

昌邑王刘贺被废,昌邑国大臣被诛杀,消息传到广陵国,刘胥大喜。立刻招来女巫李女须等人,赐钱巨厚,笑道:“巫师法术果然了得,汉帝终于被废了,哈哈……接下来总算轮到我出山的时候了!”

刘胥是武帝第四子,是燕王刘旦的弟弟,两人一奶同胞,但刘旦多智有谋,刘胥力能扛鼎,二人是一文一武。只不过刘旦与刘胥都有帝王之志,向来不和,所以刘旦图谋造反,压根没有联系刘胥,自然也没有牵连刘胥。刘胥自信依仗巫术咒死了孝昭帝,咒废了刘贺,如今更命巫术作法,祈祷能坐上皇位。同时命广陵群臣收拾行装,准备随时应诏前往长安。

废黜了刘贺,霍光重新夺回了大权,并命亲信子弟接管了两宫兵马。虽然大权在握,但拥立谁为新君让霍光犯了难。武帝六个儿子,太子刘据一门被灭,二皇子早卒,三皇子燕王谋反被诛,四皇子广陵王刘胥荒诞不经,霍光自忖难以驯服。五皇子儿子刘贺刚被废,六皇子正是孝昭帝,死后无嗣。废帝一时爽,可拥立谁为帝却令霍光十分头疼。

霍光召集群臣商议新君之事,众人不知道霍光心意,因此纷纷不语。这时宗正刘德起身道:“禀大将军,前廷尉监丙吉有奏疏,托我转呈大将军,事关拥立新君之事。”

霍光一惊,忙接过奏疏。奏疏道:“将军事孝武皇帝,身负托孤之重,社稷之任。孝昭皇帝早崩,更无子嗣,海内忧惧,天人共悲。为延续宗庙祭祀,不得不拥立昌邑王,然所立非人,又无奈以大义废黜,废立皆为了江山社稷,天下臣民无不叹服。方今社稷、宗庙、万民之命都系于将军之一念之间,故不得不审慎再三,以免为人蒙骗。微臣替大将军考察诸位王侯,无人在民间有特别声誉。唯独孝武帝曾孙刘病已恭良贤明,年十八九岁,既精通经术,又沉稳能干,且恪守礼仪。望大将军仔细考察,并参考占卜,如果合适,可先让其入宫奉养太后,让天下人知晓其秉性,再决定是否拥立。如此则天下天下幸甚,大将军幸甚!”

丙吉曾担任车骑将军市令,后来升任大将军府长史,霍光向来对他十分看重。丙吉也不负所望,既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又不多嘴邀功,低调性格深得霍光赏识。霍光于是上书调任他为光禄大夫,后又迁为给事中,辅佐昭帝参议大事。即便到了昭帝身边,丙吉也从没有怂恿昭帝与霍光为难,反倒耐心宽慰,从中协调,霍光得知后更为赞赏。

如今丙吉上书推荐皇孙刘病已,霍光才陡然想起表弟刘据还有一个孙子。霍光与霍去病为同父异母兄弟,而霍去病的母亲叫卫少儿。卫少儿的妹妹叫卫子夫,霍光依照霍去病叫法,也称呼卫子夫为姨母。

霍光扬声问:“诸位大臣,你们觉得拥立谁为新君合适?大家不妨畅所欲言,言者无罪!”见众人一言不发,太仆杜延年起身道:“眼下有一人十分合适,他就是皇孙刘病已。刘病已是卫太子遗脉,之前养在卫太子良娣娘家。良娣的娘家是齐鲁史家,世代耳濡目染孔孟文化,听闻皇孙贤良忠孝,深受儒学熏陶。长大之后,身材伟岸,样貌俊秀,颇有武帝遗风。这样的人如果能承继大位,必能够使我大汉再创辉煌!”

霍光疑惑道:“太仆为何对皇孙这般了解?”杜延年大笑道:“大将军误会了,我与皇孙毫无交情,只不过我儿杜佗游离四方,曾听闻皇孙在民间事迹。”霍光稍稍松口气,欣然点头。

宗正刘德趁机附和道:“太仆说的没错,皇孙容貌秀美,有孝武帝遗韵;而其品行高洁,忠孝仁德,又有孝文帝遗风。如果他能够成为大汉天子,必能够延续先帝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国家积蓄力量。待水到渠成时,又能够效仿武皇帝北击匈奴,扬我国威。这样的人实在是难得,更是天子的不二人选!”

霍光见两人与丙吉意见不谋而合,暗暗吃惊,又迟疑不决。无奈询问张安世道:“右将军,你觉得他们的意见如何?”张安世见时机成熟,扬声道:“两位所言极是,下官也听说皇孙为人谦虚谨慎,从不骄狂,而且乐善好施,名声远播。如果选这样的人为天子,不仅是天下臣民的幸事,也是大将军的幸事。大将军请细想,皇孙既没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也没有强悍的外戚势力,如果拥立他即位,朝廷既没有外戚纷扰,又全力仰仗大将军,岂不是一举数得?”

张安世一句话说到霍光心坎,霍光不禁露出一丝笑意。扫视群臣,霍光扬声道:“右将军说的对,当初吕氏被诛,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联手拥立孝文帝,就是看中了孝文帝母亲没有强悍的外戚,不会擅权干政,重蹈吕氏覆辙。如今皇孙与孝文帝相似,确实是难得的人选。不知道杨丞相和蔡御史是什么意见?”

丞相杨敞笑道:“听闻百姓对他赞不绝口,皇孙确实是难得的人选,可立为天子。”蔡义也附和道:“齐鲁大地多人才,想必是合适人选。大鸿胪,你说呢?”大鸿胪韦贤想起儿子韦玄成的话,陡然一惊道:“哦,民间确实对皇孙评价不错,依我看,人才难得啊!”

霍光欣然点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先上奏皇太后,再派宗正、太仆与侍郎丙吉前往。不过皇孙现住在何处?”张安世笑答:“就在大将军府弟旁边尚冠里。”

太后准奏,于是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侍郎丙吉率侍卫前往尚冠里迎接病已入宫。来到尚冠里,丙吉回头一拜道:“宗正、太仆阁下,皇孙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不如让我先进去安抚,再迎二位入内。”刘德欣然点头,杜延年自然也无异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